-
12-28西煤機公司職工田亞東獻熱血戰疫情共克時艱
“在西安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我愿意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后盾,用鮮血守護生命”來自西煤機公司工程服務保障部職工田亞東說道。自12月9日起,西安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城市疫情防控提級管理,街道人流量驟減,市中心血站采血量同比下降98%左右,多重壓力下,血站血小板庫存量逼近紅色警戒線,在得知血液庫存緊張的消息后,田亞東同志及時趕到血液中心,由于獻血次數多了,采血站的人員都認識他,“田叔,你來獻血了,現在用血量特別多,感謝您的大愛呀!”采血點的工作人員一邊和他打招呼,一邊開始完成獻血前基本資料填寫和血液檢查。檢查合格后,他又坐在自己熟悉的采血椅上捐獻了兩個量的血小板。20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累計獻血76次,獻血量累計達到30400余毫升。奉獻已成一習慣,溫暖變成力量。每一次只要是血站用血量告急,他都會第一時間去獻血。平時,在血源不是很緊張的時候,他也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獻血。他說,無償獻血是醫療臨床用血的重要來源,只有發動社會各界健康適齡人來自愿捐獻,血庫的血源才能得到保障。同時,他也時常鼓勵身邊家人和朋友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高于一切。身為一名退伍軍人、一名無償獻血志愿者,他毅然決然挺身而出,為一座城、為一群人。在他的內心深處又何嘗不畏懼病毒,抵觸這疫情,但是他選擇救助他人生命,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疫”中,他用自己滾燙的鮮血,為挽救生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夏哲)
-
12-26雪中抗疫最靚的一抹“志愿紅”
12月25日,在新一輪疫情核酸檢測的關鍵時刻,西安迎來了第一場降雪,雪花飄落在每一位志愿者的紅色帽子和紅色馬甲上。“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自覺保持間隔一米距離,并出示健康碼有序進行核酸檢測…”。在西安市東方雅苑社區里,共產黨員、志愿服務者王航正在忙碌的維持現場秩序。在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后,西煤機公司職工王航主動請纓,報名成為東方雅苑社區志愿者。早晨,王航穿上紅馬甲,戴上醫用口罩和紅色志愿帽,直奔社區中心廣場。根據西安市防疫指揮部統一安排,今天是社區進行第二輪核酸檢測的時間。天氣嚴寒,他積極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引導社區居民有序排隊、掃碼、登記、采樣,維護現場工作秩序。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他都認真盡責。在他的心中,社區是大家,為大家服務,也是為自己小家服務,只有你我他都健康平安,城市才會平安。從早上8:30到晚上10:00,他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了小區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防疫抗疫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成為了雪中抗疫狙擊戰中那一抹溫暖而靚麗的“志愿紅”。(田林)
-
11-05“90后”數控鏜銑工的奮斗“三字經”
“90后”數控鏜銑工的奮斗“三字經” ——記2021年度“陜西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栗文岳近日,共青團陜西省委通報表彰2021年度10名“陜西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西安重裝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機加一分公司數控鏜銑工栗文岳榜上有名,成為陜煤集團首次獲此殊榮的青年員工。“90后”的栗文岳,雖年齡不大,但算上頂崗實習期,已在數控機床旁奮戰14余載,共完成120余臺各型號采煤機主要殼體的生產加工任務,曾先后榮獲 “西安市勞動模范”“西安市工匠”和“西安市職業技能帶頭人”等榮譽稱號。這一系列的榮譽,既是平日里汗水的澆灌,更是他專業能力的充分展現。闖——自學成才的“編程達人”2007年,栗文岳進入西煤機公司頂崗實習,他發現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遠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數控編程需要高數知識輔助,進口機床操作則要具備英文基礎。這兩科對于當時的他可謂充滿挑戰,但是為了自己從小懷揣的機械制造夢,他選擇“越過高山”。工作之余,他在西安廣播電視大學進行系統專業學習,花費五年時間,自學完成數控技術專業所有課程。為了進一步掌握數控編程核心技術,栗文岳“吃透”高數,然后再帶入程序計算。一開始,編程經常會出現偏差,他把每次的錯誤都細致記錄,加以總結分析,再不斷試錯、驗證,最終研究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數控加工編程方法。他用自己編寫出的數控程序獨創行孔加工法,使MG710AWD雙截割電牽引采煤機的電機行孔同軸度精度保證在0.02mm—0.04mm,相當于比三分之一頭發絲還細。栗文岳常說:“我對編程特別感興趣,平時喜歡鉆研,休息的時候我經常琢磨如何通過編程把這塊毫無光澤的廢鐵加工成想要的造型,而且尺寸必須是分毫不差的。”鉆——創新增效的“能工巧匠”栗文岳積極參加公司開展的經濟技術創新、小改小革活動,絞盡腦汁為節能降耗想法子、出點子,竭力做出自己的貢獻。由他改造的外圓精鏜刀,使高端產品N568(9)01產品φ422×70外圓粗糙度顯著提升,并且加工時間從之前2小時縮短至40分鐘,減少67%的工作耗時。機床TKP6513主軸箱經常漏油,栗文岳對其進行改進,回收漏油二次利用,用于刀具表面防銹和攻絲鉸孔潤滑,不僅節省了成本,而且使機床周圍環境整潔。他發明的“一種加工國產化替代導向滑靴的通用工藝方法”有效解決了國產化替代導向滑靴加工粗糙度差、刀具損耗嚴重等棘手問題。與此同時,栗文岳還發表了《關于數控鏜銑床(臥式)操作經驗總結》和《采煤機搖臂耳朵面的加工分析》兩篇論文。傳——授業解惑的“標桿榜樣”“肯動腦、愛鉆研、能吃苦、不服輸”這12個字,是大家對栗文岳評價。N19101牽引部上有一處直徑80劃平的程序,之前的老師傅靠著經驗進行加工,而栗文岳不斷學習、摸索,研究了一套標準化加工方法,只要熟悉數控機床基本操作,即便是實習生也可以輕松完成任務。他傳授給幾名新員工此方法,使“學生”們不由豎起大拇指。栗文岳經常把自己研究出的小絕技或者小竅門分享在所在分公司的工作群,與大家一同探討。他說:“得益于公司開展的導師帶徒活動,我的師傅經常提醒我,作為一名勞模,不要忘記發揚‘傳、幫、帶’的傳統,要善于幫助和引導其他員工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遇到同事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總能挺身而出;即將參加技術比武或者迎接技能考核的同事請教問題,他再忙也會放下手里的活,提供技術指導。近年來,他為公司新入職員工及實習大學生開展了8期共計300余人次的數控加工及編程講座培訓。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栗文岳憑借“闖、鉆、傳”的奮斗“三字經”,在最平凡崗位上以實際行動踐行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以青春之我書寫“不懈奮斗”的時代新篇,更以滴水之力匯聚起“雙碳時代”下重裝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青春能量。(華文娟 雷晗笑)
-
10-12深耕科研路 創新勇擔當
深耕科研路 創新勇擔當——記西安市勞動競賽先進個人劉庚他,年富力強,果斷干練;他,光明磊落,從容坦然。從技術員到工程師,再到設計所主任,9年磨礪終化蝶。他就是西煤機公司產品設計研究院采煤機電氣所主任劉庚。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劉庚主要負責采煤機電氣系統智能化設計應用以及采煤機電氣生產、售前和售后的技術支持服務工作。他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通電氣專業技能,專注電氣系統設計,潛心煤機技術科研攻關。他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用忠誠和信念樹立煤機“科技急先鋒”,用辛勤和汗水譜寫煤機之夢,先后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4項,發表論文4篇。他本人先后榮獲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陜煤集團優秀共產黨員”“西安市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扎根煤機的“電氣干將”2012年,劉庚從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在車間的6個月實習中,他吃苦耐勞,勤學好問,積極主動參與巴彥高勒的MG900/2210-WD整機的安裝調試工作,通過與小組工人同動手同加班,很快對設備的結構、接線等各個工序及調試環節逐漸熟悉掌握。2013年,公司在寧煤集團首臺自動化大機組啟動應用,劉庚接到任務,前往銀川梅花井煤礦進行自動化調試,這是他人生第一次下井服務。第一次出差70多天里,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下井,晚上7點多升井,兩頭可見滿天繁星。每天升井后,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吃碗熱騰騰的拉面,使涼了一天的胃才能舒服一點。70多天里,他下了60多次井。在井下,他耐心細致的指導,很快贏得了礦工兄弟的認可和尊重。在機組調試過程中,公司第一次使用CAN總線1500m左右遠距離通訊,有很多地方需要驗證和優化,他經常需要和同事在工作面及順槽兩端來回往返。井下的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會爬坡一會下坡,有2公里路程,最多的一次跑了3個來回。當時的產品采用CAN總線接口的油缸位移傳感器,由于接口電路空間狹小,無法進行抗干擾處理和線纜防護,性能不穩定。加之油缸傳感器接頭在煤壁側,每次排查都很費勁,他經常要在煤壁側自己清煤,趴在煤堆里對線纜快插接頭,最長一次蹲了半個多小時才接上。他辛苦付出的努力,最終也得到了礦方和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攻堅克難的“科研驍將”2016年起,劉庚開始擔任采煤機電氣設計所主任,負責日常產品生產的安排,對接銷售市場和售后服務,協調售前和售后的技術支持,同時逐步推動采煤機電氣系統的標準化及自動化。他善于思考、勤于鉆研,能夠積極主動站在公司發展高度,緊盯科技前沿,不斷勇攀技術新高峰。公司開發的“22象限”自動化控制程序涵蓋了絕大部分割煤工藝,偶爾也會有部分工作面因特殊地質構造需采取特定的割煤工藝,需定制開發專用程序。兗礦新巨龍煤礦,屬高溫礦井,受沖擊地壓影響,采用3、4班混合制,每班生產不到1刀煤,無法采用傳統示范刀。為解決客戶實際問題,劉庚連續跟蹤生產中班,與客戶及相關服務人員進行割煤工藝流程總結,仔細分析每一個操作步驟,他大膽改進程序,反復調試,最終解決了客戶難題,受到到礦方高度評價。解決現場問題,他盡心盡力,參與重大工程項目,也從不含糊。公司中標神華神東公司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機后,成立項目組。根據工作安排,項目組需從大年初三開始加班,在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條件下,他和同事認真仔細分析神東公司對電氣系統的技術要求,并對標進口機型功能,潛心鉆研,為該機型首套電氣系統設計獻計獻策,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并于2019年8月設計完成,整機進入調試。為了一顆初心,他付出了特別多的心血和智慧。出類拔萃的“管理良將”“劉庚作為所主任,雖然年輕,但在我接觸的領導中,他的管理才能與設計才能讓我很佩服這個人。別看他工作時間不足10年,但他技術全面、特別敬業,而且組織和協調能力都特別的強”。年長的高級工程師李楊芳、李曉麗與筆者侃侃而談說到。2019年,在公司8.8米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設計研發中,由于時間緊任務急,他在確保常規機組有序正常的投產下,配合所長,統籌安排人員加班加點,最終順利完成產品出廠驗收。日常工作中,劉庚善于用人,精于管理。他根據年輕人特點及優勢,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帶動了整個電氣所的活力。他悉心指導,要求嚴謹,定期帶領年輕的技術人員梳理工作內容,總結分析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序安排設計任務,做到每項任務有計劃、有責任、有時限、有措施、有結果。對出差下井服務的設計人員,他要求技術人員做到服務勤、溝通勤、資料勤,確保下井安全、服務周到、盡快解決問題,滿足礦方需求。以人為本,情暖職工。劉庚惜才愛才,他把年輕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常常與新入職的年輕人談心,無論從專業基礎知識、業務工作,還是從日常生活瑣事,他都竭盡所能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讓所里的年輕人感受到西煤機濃濃的大家庭溫暖。面向未來,劉庚也將不負眾望,憑借著不斷攀登、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在采煤機研發設計這條大道上,步履鏗鏘,砥礪前行。(郭軍鳳)
-
09-01弘揚勞模工匠精神 打造創新創造平臺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 打造創新創造平臺 ——記西煤機公司陜西省示范性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作為勞模,不僅要當拼命苦干的‘老黃牛’,創新發展的‘拓荒牛’,更要發揮骨干帶頭作用,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培養更多的能工巧匠,打造一個勞模團隊!”這是近日獲評“陜西省示范性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領頭雁何亞軍在采訪時所說。何亞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現有成員14人。其中,正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3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8人。何亞軍帶領工作室成員致力于重點項目的攻關,發揮技能大師及其團隊的領軍帶動作用,在技能水平上全面開展“傳、幫、帶”。解決技術難題的“攻關站”“當代工人不僅要有力量,還要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但是技術創新需要集思廣益,個人力量終究有限,如何發揮大家的作用,是工作室領頭人需要考慮的。”在工作中,何亞軍帶領工作室成員發揮創新思維,圍繞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解決公司生產工作中的技術瓶頸。“師傅,采煤機電控箱防爆蓋板的銑削加工,我們墊活四次,找正四次,竄壓活螺絲四次,壓緊八次,但是加工后的防爆蓋板平面度還是不達標。”這是工作室成員在加工電控箱防爆蓋板遇到的瓶頸難題。針對采煤機防爆蓋板的加工難題,何亞軍集聚眾人智慧,設計了一種快速裝夾防爆蓋板的工裝,應用于龍門銑床加工防爆蓋板,可以實現快速裝夾定位,使整個平面度穩定保持在0.005-0.02 mm之內,該工裝自使用后為公司節省資金約10余萬元。何亞軍創造的“雙孔定位法”,使齒圈、軸承座銷孔位置度精確 0. 02mm以內;工作室成員改進的加長刀桿解決了加工超長孔難的問題。在何亞軍的示范引領下,工作室發揚“勞模精神”,先后研發出多個創新實踐項目,累計申報專利18項,授權8項,發表科技論文二十余篇。 推動技術創新的“孵化器”在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之余,何亞軍將車間技術人員、生產一線“小諸葛”等創新性人才集中起來,定期學習“充電”。近幾年何亞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更是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新方式。2021年邀請陜汽集團席小軍勞模創新工作室來我單位進行對標學習,加強與兄弟單位的優秀班組、優秀員工之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操作技能。同時何亞軍組織工作室成員參加2021年“紅旗杯”全國機械行業班組長管理技能大賽,以賽促學,更是取得了6人進入復賽的好成績。作為工作室的領頭雁何亞軍,更是發揮勞模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車間一線工人積極參加公司經濟技術創新五小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圍繞提質增效、節支降耗想法子、出點子,集聚眾人智慧,點亮創新火花。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員累計獲得五小科技成果54項,其中獲得企業科技成果26項,獲得集團公司科技成果26項,完成課題項目3項,創出最佳操作方法4項,提出合理化建議96項,其中實施68項。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約120萬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練兵場”“我們就是要借助勞模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以勞模工匠精神為引領,在公司形成崇尚勞模、關愛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公司領導如是說。何亞軍的徒弟栗文岳在采訪時感慨道:“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好師傅,是一件幸事。何師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從不藏私。工作中遇到難題,大家會在工作室一起討論研究,相互幫助。”在這樣的濃烈氛圍下,栗文岳通過了“高級技師”的認證考試,還成為公司最年輕的“西安市勞動模范”。何亞軍本人曾獲評陜西省“名師帶徒”榮譽,他充分發揮“名師帶徒”、培訓攻關的功能作用,目前帶徒50余人,為企業培養了38名技能骨干,帶教本科及碩士研究生15人。何亞軍本人是陜西省勞動模范、煤機大工匠、三秦工匠,他的工作室成員栗文岳是“西安市勞動模范”,工作室成員薛艷陽是重裝勞動模范,楊鋒是重裝工匠。通過“名師帶徒”活動,打造了一支技藝精湛的人才梯隊。勞模創新工作室是凝聚職工創新活力的新載體,也是弘揚和宣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重要平臺。通過各級勞模的言傳身教、示范引領,影響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創新增效,凝聚榜樣力量,靠著“創新+巧干+實干”實現提質升級,點亮創新之路,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華文娟)
-
05-10勞模創新工作室點燃“創新之火”
“作為勞模,不僅要當拼命苦干的‘老黃牛’,更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立足勞模工作室,培養技術創新能人,帶出一個勞模團隊!”這是近日獲評“西安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領頭雁白曉衛在采訪時所說。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現有成員9人,其中,高級技師3人、技師5人、工程師1人。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致力于重點項目的攻關,發揮技能大師及其團隊的領軍帶動作用,在技能水平上全面開展“傳、幫、帶”。“創新力”解決生產難題“技術創新需要集思廣益,個人力量終究有限,而勞模創新工作室就可發揮輻射引領和示范帶頭作用。”白曉衛認為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在工作中,他帶領工作室成員發揮創新思維,圍繞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解決公司生產工作中的技術瓶頸。“你看,這里將尾座改裝一下,制成聯動裝置,這樣不僅有‘頂’的作用,還增加了‘拉’的功能。”這是白曉衛帶領工作室成員在探討細長螺桿、采煤機護板連接軸在車削加工過程中產生彎曲撓度變形問題制定的解決方案。使用此裝置后,解決了此類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剛性差、熱變形大引起的彎曲、振動、顫刀、讓刀、圓柱度誤差大、葫蘆型多棱型等現象,為公司節省資金20余萬元。在白曉衛的帶領下,工作室發揚“勞模精神”,先后研發出多個創新實踐項目,其中3項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家實用型專利,同時在專業期刊公開發表論文兩篇。“硬制度”激發學習熱情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將車間技術人員、生產一線“小諸葛”等創新性人才集中起來,定期學習“充電”。近幾年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新方式,加強與兄弟單位的優秀班組、優秀員工之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操作技能。工作室成員劉詩文2019年榮獲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工會授予的“優秀班組長”榮譽稱號。作為工作室的領頭雁白曉衛,更是發揮勞模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車間一線工人積極參加公司經濟技術創新五小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圍繞提質增效、節支降耗想法子、出點子,集聚眾人智慧,點亮創新火花。截至目前,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先后完成技術革新20多項、工藝改進項目10項、設計制造各類胎具30多項,其中有8項獲得公司“五小創新一等獎”,2項獲得“西安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優秀成果”,1項獲得中煤“五小創新成果一等獎”。“傳幫帶”打造人才梯隊“我們就是要借助勞模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以勞模工匠精神為引領,在公司形成崇尚勞模、關愛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公司領導如是說。白曉衛技能大師工作室設在車間輔房的一間辦公室,采訪時,他正和他的徒弟劉詩文討論刀具損耗的問題。劉詩文感慨道:“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好師傅,是一件幸事。師傅言傳身教,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平時遇到難題,大家會在工作室一起討論,相互幫助。在這樣的氛圍下,劉詩文通過了“高級技師”的認證考試,成為西安市“五一獎章”的獲得者。“既然我是榜樣,就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白曉衛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以師帶徒”、培訓攻關的功能作用。目前工作室已帶徒46人,其中高級工28名,中級工12名,白曉衛培養出技師14人,高級技師2人。白曉衛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勞動模范”“陜西省首席技師”“西安工匠”等稱號。他的工作室成員劉詩文是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工作室成員高強是“重裝工匠”獲得者。勞模創新工作室是凝聚職工創新活力的新載體,也是弘揚和宣傳勞模精神的重要平臺。通過勞模的言傳身教,影響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創新創效,凝聚榜樣力量,靠著“創新+巧干+實干”實現提質升級,點亮創新之路,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華文娟 李思遠)
-
05-10玩轉數控車床的“80后”
玩轉數控車床的“80后” —記“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劉詩文鏜孔刀、螺紋刀、切槽刀,他能夠熟練使用的刀具多達十幾種;他操作的數控機床,最大精度能夠達到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四分之一……這是“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詩文的真實寫照。數控車的“領頭羊”2003年劉詩文畢業分配進入西煤機公司,成為機加二分公司一名普通的數控工。他憑借對數控車床的濃厚興趣,在師傅的指導下,很快就能編寫簡單的程序。這激發了他的“數控夢”。夢想是給有準備的人,他虛心學習數控編程等各種新知識,盡快熟悉掌握數控操作方法。短短幾年時間,他就脫穎而出,對車間的各種加工件都能掌握自如。一批太陽輪加工件因外協單位加工誤差導致該產品內孔偏小無法使用,該產品是淬火件,硬度高且加工難度大,短時間里如何解決?他大膽提出通過數控車床進行修正。時間緊、任務急,既要保證工藝要求,更要符合質量要求,他憑借多年的經驗,精湛的技術,加班加點完成了超強度的修正工作,保證了整個大機組的按時裝配。2020年劉詩文累計加工產品千余種,完成工時11000多點。精加工的“排頭兵”劉詩文在數控車床精加工的征程上,用智慧解決問題,用創新開展工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行星架是公司采煤機產品中的主要零件,由于外形怪異,結構復雜,型位公差和尺寸公差要求嚴格,有15個品種之多,生產加工難度極大。在車床加工時最難的是裝夾,它的外形類似回轉體的箱體,外圓是斷削車削容易打刀。使用老方法裝夾調整定位每次需要1.5—2小時,次品率高,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因工件裝夾不穩定會造成折損率高,成本損耗也較大。因此他采用75度車刀對外圓、所有臺階、內孔裝夾反車,找正,再車,再反面找正,再車削加工等一系列操作后。加工出來的行星架既保證行位尺寸,又能保證外形尺寸,生產效率提升30%,大幅節約加工投入成本,降低工人勞動強度60%左右。為公司工藝和設計解決加工難題,得到技術部門和工藝部門的獎勵及高度評價。液壓閥作為采煤機搖臂控制樞紐,對閥體精度要求很高,特別是閥芯安裝孔中一系列溝槽及臺階孔,孔徑10-18mm,孔長是直徑的6倍,對孔的尺寸公差、同軸度及表面光潔度要求十分嚴格。憑借多年加工經驗,他將現有內孔鏜桿、切槽刀桿等刀具均進行改進,經過數十次加工試驗,總結了一套成熟的《劉氏閥體加工工藝方法》。解決了閥體加工瓶頸,結束了公司液壓閥體依靠外委加工的歷史。高質量的“帶頭人”他始終秉承加工產品質量高、精、穩。在公司大型智能化機組項目實施過程中,直徑280mm長300mm的錐軸精加工時,錐面處無法裝夾,他帶領車工班組骨干,通過分析設備和零件結構,設計并自制了閥體裝夾工裝,保證智能化采煤機組零部件的高質量加工。他摸索出的梯形螺紋加工方法,加工效率提高了40%,加工精度大大提高,梯形螺紋的使用周期較之前也有所提高。他自制的短小臺階測量儀榮獲公司“五小”項目一等獎,制做的錐面拋光器榮獲公司“五小”項目二等獎。發表論文《一種薄壁套車削控制公差工藝探究》一篇。他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堅持以人為本,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骨干。前后帶徒13名,其中2人成長為技師、8人成長為高級工。工作中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加工經驗傳授給徒弟們,反復演示,力爭讓徒弟在短時間內掌握要領。近3年來,他所帶領的班組,沒有發生一例安全小事故,在公司8米采煤機和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行者無言自成蹊。作為一名采煤機零件的普通加工者,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18年如一日,憑著對數控車工工作的執著、熱愛,攻克了一座座數控難關、精雕出一件件加工精品。劉詩文先后榮獲公司“四優共產黨員”“四有模范職工”“質量明星”,重裝集團“技術能手”首屆“重裝工匠”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優秀班組長”“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郭軍鳳 李思遠)
-
08-25電氣分公司:爭做智能化采掘道路上的排頭兵
從設備的安裝調試到傳感器的數據對比,從井下跟機觀測到現場操作培訓,《基于透明地質的大數據智能精準開采技術研究》項目進行階段,每時每刻都有電氣分公司電工二組的身影。該項目是由西煤機公司、黃陵礦業公司協同相關科研機構,為響應年初由國家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關于構建“智慧礦山、智能化工作面”相關要求,而積極開展的重大科研項目。為了使采煤機采高數據更加精準,研發部門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加裝新設計的傳感系統,但由于設備已經在礦井下實驗,傳感系統的現場安裝成了一道非常棘手的難題,不過電工二組的成員沒有知難而退,而是和研發人員一起討論安裝事項,確定安裝方案后,火速到達現場開始操作。只見他們爬上采煤機搖臂,用螺絲刀一點一點的掏出機身和搖臂之間夾雜的煤渣和矸石,在照明和通風都不是非常好的狀態下,他們弓著背趴在那狹小的空間里,只為離近點、看清點、速度點,他們臉上被掏出的煤灰和汗水融合成一幅炫彩的黑色臉譜。終于,安裝傳感器所需要的空間完整呈現出來,他們顧不上歇一會,按照圖紙現場打磨不規則的邊角和毛刺,空間小、零部件多,這讓拿著銼刀干活的他們十分費勁,顧不上手背被剌出的一道道血印,只想爭分奪秒完成任務,幾個人相互配合,經過6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把擺角傳感器嚴絲合縫的安裝到了采煤機上。“又出現了!又出現了!那個刁鉆的采煤機實驗故障又出現了,趕緊過來,快!”凌晨兩點的電話那頭,同伴的電話聲把二組的小伙子從睡夢中叫醒。這次的實驗故障很有趣,是三天以來第二次報同樣的故障了。為何說它有趣?是因為這個故障一會讓設備正常的工作,一會又讓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當你要去檢修時,它又莫名其妙的正常了,像極了一個調皮的小朋友,隨心情變換學習態度,捉摸不透。這種偶發性的故障是電工二組的小伙子最喜歡的工作,越是難以排查、越是摸不著頭腦的事他們越喜歡。急匆匆用冷水抹一把臉,他們拿起工具箱飛奔井下實驗區,火速趕到現場以后,立馬投入工作中,之前輪班的同事將發現的情況一一說明,大家擠在采煤機面前激烈的討論著。王秉坤說“我發現采煤機空載狀態下一切正常,但是一旦負載采煤系統就會報電機缺項故障,憑借我的經驗判斷故障是電機原因。”東旭說“我不這樣認為,電機有故障的話,會直接報出故障,不會和我們玩躲貓貓的游戲,我認為是細微的小問題。”孔磊接著說到“我同意,并非電機自身原因,而是電控箱內部線路問題,我們先從這里著手吧,一項一項排查過去,一定能揪出元兇。”于是他們打開厚重的電控箱蓋板用萬用表一根根的測量線路,經過整個后半夜的排查,終于發現有一根110V的電源線經過長時間震動摩擦,表面有輕微的破損,破損處一旦接觸到殼體就會導致電壓等級降低,PLC工作異常。故障根源終于找到了,大家熬得通紅的眼睛里笑意盎然,簡直是太有趣了。他們積極的工作態度得到了研發部門同事和礦方的一致肯定。自電工二組成立以來,班組就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五小發明創新”,改進了“110V~220V轉24V~12V~5V電源調試操作箱”極大地增加了便利性,加快了生產的進度。他們還先后獲得“安全先進班組”“售后服務標兵”“青年文明號“等各類榮譽。(王秉坤 衡思宇)
-
08-21用火樹銀花描繪精彩人生
吳沛,金屬結構分公司鉚焊二組的主力焊工,一個九零后小伙。他幽默、風趣、樸實,勤奮,堅持把工作做到極致是他多年來對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中他話不多,用務實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進車間前一秒, 吳沛還與同事互相調侃著,后一秒,整理好心情,收起臉上的笑容,整理好工裝,他手握著焊槍,努力尋找著最合適的位置,開始一天的焊接工作。偶爾,抬起手臂擦擦額頭上的汗珠,成年累月,火樹銀花電光閃閃,閃耀的弧光是他的榮耀,飛濺燙在衣服上的孔,是他的軍功章。條條完美的焊縫,時刻彰顯著他極致的工作能力。眾所周知,焊工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自己的熱愛,他選擇了焊接這項工作。他也暗自下定決心,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焊工。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依靠勤奮刻苦的鉆研,樂于奉獻的精神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成為了公司眾多焊工中的佼佼者。奉獻是他的使命,吳沛在公司主要負責焊接多種大型電控箱CON0246010B及高性能材料產品等,大型電控箱焊接要求比較高,焊接后要求水壓實驗要保證無缺陷,箱內腔體復雜焊接難度非常大。在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下,保證產品工期同樣至關重要,吳沛針對此問題,認真思索,查閱資料,反復實驗,最終總結出一套高保障的焊接方法,他焊出的電控箱打壓零滲漏,百分之百的合格率。這一成績是他用刻苦勤勞換來的。他也將這套焊接方法分享給大家,讓這套焊接方法得到最大的發揮。在生產大會戰期間吳沛接到焊接CON56501電控箱的任務,因為工期緊,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從早上八點接到任務開始施焊直到第二天早上十一點多收工,工作時長超過了24小時。三四天的工作量他通過努力可以提前一天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一周后又接到另一臺CON56501的任務,又是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焊接,直到第二天上午完成,連續突擊更是家常便飯。在酷暑難耐的夏季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與產品周期,他克服一切困難認真負責的去完成各項工作。在持續高溫下,吳沛又接到焊接高性能材料產品CON011809導向滑靴、CON0278040A導向滑靴、CON021805導向滑靴的任務。焊接工藝要求高,產品需要焊前整體加熱至200℃,高溫天氣加熱施焊毫無疑問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吳沛從無怨言。他帶領班組焊工,加班加點,緊張而有序的工作著,餓了蹲在地上吃著盒飯,累了休息一會兒,無視被弧光灼傷的眼睛還在不停的流著淚,泛著血絲,他蹲在工作臺上,趴在地上,保持著一個姿勢,一干就是一下午,就是為了更好的保證工件的質量。在分公司生產工作中,他在努力發揮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積極與技術員一同構思,試驗,改進遇到的各項難題,他日日鉆研,夜夜思考,遇到不懂的問題,上網查詢,找同行咨詢,然后提出合理建議,積極付出行動,在公司開展的“五小”活動中取得了不少好成績。他為身邊的同事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他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成長。同時不忘感恩公司,將自己所學教給徒弟們。給徒弟示范,手把手教他們日常焊接中的小竅門。剛走進工作區就聽到吳沛給徒弟們耐心的講著:“電焊操作,最基本的要領是精力要高度集中,手、眼、腰、腳都要相當穩定,互相協調一致,有時候一個不小心的呼吸起伏都將影響焊接效果。”他耐心地回答著徒弟們的提問,樸實的笑容,將傳道授藝表現的淋淋盡致。 吳沛用幽默風趣,給大家帶去了不少快樂與溫暖,用燦爛的微笑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勤奮耐勞的工作狀態,讓榜樣精神在身上閃閃發光,用火樹銀花描繪出精彩人生。(律鵬)
-
08-04西煤機研究院的“智能大師”
西煤機研究院的“智能大師”——重裝集團2018-2019年度勞動模范黨景鋒一邊潛心搞技術研發,一邊奔波于礦方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無論是在項目設計初期還是在項目實施階段,無論是在場內調試還是在井下工業性試驗階段,他始終沖在最前面,以自身過硬的技術素養和勤勞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用戶的良好口碑,為西煤機公司智能化采掘裝備的成功運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他就是西煤機公司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室主任、首席工程師黨景鋒。坐標一:西煤機產品設計研究院(智能化研究院)“一年365天,他基本上在辦公室呆不了幾天” 說話的是西煤機智能化研究室成員周展。口中的“他”便是主人公黨景鋒,西煤機產品設計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室主任。因服務用戶大多為煤礦用戶,為了保障用戶有一個高品質的產品體驗感受,就需要做好全程的跟蹤服務,也正是因此,黨景鋒不是在去礦方的路上就是在礦上。一年難得見一面,所以同事們也經常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可謂是智能化研究所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參加工作13年來,由他主導完成的《復雜地質條件下925系列交流電牽引采煤機成套裝備研究與應用》《中厚煤層國產綜采裝備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的研究與應用》等項目,實現了西煤機公司采煤機電控系統的國產化替代的成功應用。坐標二: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每次下井少則7、8個小時,多則13、14個小時,甚至更長,處理完問題還要繼續跟蹤觀察生產狀況,確保設備運行穩定。為了做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電氣系統,他從項目初期調研交流、方案論證、廠內試驗、地面調試,再到最后的工業性試驗,無一缺席。為了確保設備運行穩定,他先后下井40余次,現場跟蹤觀察設備運行情況,詳細記錄每天的運行狀況,詳細耐心的向礦方生產班和檢修班技術人員講解電氣控制的原理,設備的布置結構,采煤機的操作以及如何查詢采煤機的運行記錄等知識。確保了礦方能夠更好的使用和維護采煤機的穩定運行。同時,積極協助礦方完成采煤機的數據傳輸等自動化調試工作,順利實現了采煤機現場運行數據實時準確無誤的傳輸到礦方調度室。據悉,目前該采煤機已實現連續平穩運行8個月,單日最高割煤22刀,日產6.55萬噸煤。坐標三: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來到黃陵礦業公司,無論是一號煤礦還是二號煤礦,提起西煤機,黨景鋒的名字從礦領導、機電部、到綜采隊管理人員和一線工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2014年黃陵礦業公司第一個薄煤層智能化項目在一號煤礦1001工作面開展,到黃陵礦業一號煤礦802工作面中厚煤層智能化項目和1660采煤機工業性試驗,再到黃陵礦業二號煤礦416工作面的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包括目前正在黃陵礦業一號煤礦810工作面進行調試的《基于透明地質的大數據精準開采技術研究》項目,每一個智能化項目他都參與其中,每一個項目都有新的突破、都有新的技術、新的收獲。可以說他就是西煤機公司名副其實的“智能化開拓者、實踐者和見證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主導完成的《一種滾筒采煤機示教再現自動截割控制方法》《一種以自動割煤為主遠程干預為輔的采煤機采煤控制方法》等8項技術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基于CAN總線的智能化采煤機控制系統》《一種采煤機遠程啟動裝置及遠程啟動控制方法》等6項技術成果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先后獲得西煤機公司“科技標兵”“勞動模范”和重裝集團2018-2019“重裝勞模”榮譽稱號。(黃軍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