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煤機之秋韻
廠區的大道上,一夜之間比往常多了好幾倍的落葉,秋風夾雜著小雨時不時的帶下幾片葉子旋轉著掉在地上。時間過的好快,記憶中還是夏天時候大道旁茂盛的梧桐樹留下的樹蔭,但無論何時西煤機這兩排高大的梧桐樹才是我們心中對它最深的記憶。
我的辦公室在科技樓,但時不時要下樓去各個車間改圖查活,我把每次去車間都當做是幸福的小憩,因為坐久了走動走動,去車間轉轉即做好了工作又鍛煉了身體, 何樂而不為呢?我已經有很久上下樓堅持不乘電梯了,在此也希望樓上辦公室的同事們沒事多爬爬樓梯,既低碳環保又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呢?已過半晌,煤機大 道上的樹葉被清潔工打掃的比清晨少了許多。
深秋本是慵懶而冷中透涼的季節,煤機大道上拉活的電瓶車迅速而又有致的穿梭于各個車間,車輪飛馳后卷起一層一層的落葉打破了原本靜止的地面,從機加車間里 傳出的機床轟隆聲,還有工人師傅在路上匆匆的步伐,改圖的,簽單的,查活的,拉活的,發貨的,這些忙碌的身影都給冰涼的深秋廠區增添了一大把紅火熱鬧的氣 氛。
轉眼間西煤機已走過60多年的歷史,歷史留下的不僅僅是那兩排高大的梧桐,還有那些廢棄的廠房。我的小學童年在韓城煤機旁的家屬區度過,機電總廠陳舊的廠 房和一堆又一堆不知名的鐵機器給我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今已經工作的我每每看到這些廢棄陳舊的廠房,親切感油然而生。那些被歲月擊碎的殘缺不全的木 頭玻璃窗戶上布滿了塵土,曾經被開關過無數次的平房辦公室木門上掛著不知道哪個年代已經銹蝕的鎖頭,用木椽和瓦片組成的倉庫房頂不規則的鑲嵌著幾個窟窿, 夕陽的余暉斜射著穿過窟窿,空氣中的塵埃在一束一束的光亮中游走,動與靜在這里完美的結合,仿佛述說著它曾經的輝煌,灰磚砌成的廠房頂著已經報廢的天車, 地上堆砌著報廢銹蝕的設備零件,它們都光榮的退了休。也許在外人看來這些廢棄的廠房是殘垣斷壁,是破碎瓦礫,但在我看來這些上世紀的建筑代表著西煤機光輝 的歷史,每棟廠房都是西煤機活生生的博物館。我站在廢棄的廠房前,腦海中浮現出煤機廠七八十年代時候的情景,年輕的工人師傅在車床前熟練的搖著床子,那精 湛的技術另人感嘆,半頭白發的老工人師傅戴著銀絲邊的老花鏡專心地量著活,那木門里的辦公室,技術人員在泛黃的白熾燈光下拿著碳素筆和尺規一絲不茍的畫著 圖紙......就是這老一輩煤機人的拼搏和努力才有了如今西煤機深厚的底蘊和過硬的技術。
與歷史悠久的老廠區不同的是,在涇渭之濱我們的新家園“西安重裝煤礦與建設機械工業園”像一只展翅的雄鷹蓄勢待發準備翱翔。在這個深秋,涇渭工業園更是一 番忙碌的景象,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已經完成,試加工也圓滿成功,企業搬遷前的準備工作已接近尾聲,煤機人即將踏上新家園,翻開歷史嶄新的一頁,譜寫西安煤 機新的篇章。也許等搬遷結束,若干年后老廠區將化為平地,隨之而來新的開發商在這里蓋滿高樓,辛家廟礦山路169號那個我們曾經奉獻過青春的地方,推著車 子進進出出過無數次的公司大門就真真切切的只存在于煤機人的記憶之中,以后新來的大學生也許只能從老師傅的口中或多或少打聽到老廠區的人人事事。
還好有新家園這個可以讓我們的夢想繼續前行的地方,可以繼續延續西安煤機的燦爛,不管它處于輝煌還是困難,只要它在那里我們就在那里。我相信現代化的園 區、高精尖的設備、寬敞明亮的廠房,決策英明的領導班子,再加上我們這群擁有一腔熱血的年輕人,西安煤機定會成為一個屹立在中國乃至世界煤機制造行業上的 巨人。 (李 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