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煤集團2017年度十大工作亮點
陜煤集團2017年度十大工作亮點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陜煤集團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陜煤人乘天時,順地利,謀人和,牢記使命,砥礪奮進,通過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在能源革命和產業興替的大時代,找到了一條轉型發展、逆勢而進的崛起之路,用無懼無畏的膽略,駕馭陜煤這艘大船,駛向了復興的彼岸,企業發展呈現新的亮點。
1、 收入利潤實現雙增長 追趕超越成績卓著
2017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00億元,比上年的2121億元增長22.6%,比2012年翻了一番。實現利潤105億元,比上年30億元增盈75億元,居省屬國有企業之首。完成投資168億元,完成全年計劃130億元的129.4%。生產煤炭1.4億噸,比上年的1.26億噸增長11.3%;化工產品1621萬噸,比上年的1387萬噸增長16.8%;粗鋼1024萬噸,比上年的730萬噸增長40.2%;累計發電434億度,比上年的403億度增長7.6%。多項經營指標和實物量指標創集團成立以來的最高水平。數字無欺,它真實記錄了陜煤集團跨越發展的歷程和成就,也見證了陜煤速度!2017年,陜煤集團在全省追趕超越季度考核點評排名中連續位居競爭類企業前列。2017年7月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位列榜單第337位,這是自2015年以來,陜煤集團連續第3次上榜,排名穩中有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聯合發布的《能源企業全球競爭力報告2017》,評出煤炭企業全球競爭力前30強,陜煤集團排名第2。
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豐碩 主業優勢更加凸顯
自國家去產能政策實施以來,陜煤集團緊抓這一歷史機遇,順應時代發展,積極主動作為,利用“存去掛鉤”的產能置換政策,圍繞一批在建煤礦項目的手續完善,通過企業內部籌集置換指標。并落實省內6市所屬關閉礦井產能的置換,在以“舊”換“新”的產能置換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與此同時,集團積極推進跨省域調劑,和重慶市達成了集投資物流、保障供應、產能置換等一攬子戰略合作計劃。又先后在黑龍江、福建等省份市場化購置部分指標,新增產能5620萬噸,進一步將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引向了深入。2017年,陜煤集團共完成煤炭產量1.4億噸,這數據背后包含著煤炭產業結構在一“退”一“進”之間的全面優化。目前,陜煤集團優質煤炭產能已達95%,這意味著更清潔、更高效、更環保、更具競爭力!
3 、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 黨建領航步入發展快車道
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干部職工對十九大給予高度關注和響應,集團黨委組織十九大精神宣講團進礦區、進車間、進崗位,多角度、多頻次、多方面宣講十九大精神,在集團上下掀起了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特別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干部職工隊伍呈現新的活力。一年來,集團黨委發揮領導作用,發動黨員積極投身到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對集團改革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通過積極落實“三項機制”,扎實推動綜合考評、末位淘汰,創造性開展“黨建+”模式,把黨的建設融入安全生產、創新創效、和諧發展、經營管理、企業文化、轉型升級等各個領域,激發了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同時,積極探索企業文化建設融入管理的有效途徑,榮獲中國企業文化管理協會“企業文化建設標桿單位”稱號,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2017年,在省上開展的三次追趕超越季度考核點評中,陜煤集團黨建工作均列省屬企業第一。
4 、科技創新多點發力 研發成果集中落地
2017年以來,陜煤集團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原始創新等方式,有效解決了當前集團公司發展中面臨的技術升級、結構優化、產業轉型、節能環保以及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等難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煤炭領域,參與研發并推廣了“N00采煤工法”,引領了煤炭開采技術的第三次革命。在化工領域,啟動了陜北礦業公司120萬噸/年低階粉煤快速熱解工業示范項目,是我國首個單系列百萬噸級粉煤熱解工業示范裝置,也是陜煤集團科研機制的創新實踐成果。裝備制造領域,研發生產了國產首臺套高性能8米大采高采煤機,整體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對進口采煤機的整機替代。電力領域,成功申報“超低揮發分碳基燃料清潔燃燒關鍵技術”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探索了煤炭、電力、電石一體化循環產業鏈的可行路徑。與此同時,集團還在“納米流體吸能材料”“氧化銦錫(ITO)透明導電薄膜”“超級活性炭”等新材料領域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專利技術,正在形成企業新的增長極。2017年,集團公司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1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3項,國際先進水平6項,獲得省部級獎項17項。
5、 國企改革抓鐵有痕 首開我省國企員工持股先河
按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改革方向,圍繞用兩年時間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總目標,集團上下全面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以“集團公司—產業板塊—廠礦實體”三級架構為目標,開展了“歸位總部、做實板塊、精簡層級、放活實體”的改革工作,在“制”上求突破,在“活”上做文章,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將煤炭、化工、電力、鐵路等企業分別整合到板塊公司,發揮專業化管理優勢、培育新動能;通過開展小企業改革、清理無效資產,減少企業戶數40戶,壓縮了管理層級,提高了管理效能;2017年8月22日,陜西煤業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首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順利召開,標志著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陜西首個混合所有制暨員工持股改革試點企業在陜煤集團正式誕生。在2017年7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經驗交流會上,陜煤集團作為僅有的4個地方國有企業代表之一,進行了交流發言。
6、 債轉股去杠桿走在前列 轉型發展輕裝上陣
在國家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陜煤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在煤炭、化工、鐵路、鋼鐵等二級企業推行債轉股,2017年全年,集團陸續與陜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了845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已落地債轉股資金454億元,使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了8個百分點,優化了資本結構,改善了資信狀況,增強了資金鏈的安保能力,為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截至目前,陜煤集團已落地債轉股融資額達到全國總規模的50%,為全國企業推進債轉股積累了經驗。
7、 脫貧攻堅落實落細 小康路上彰顯國企擔當
積極響應國家和省上脫貧攻堅產業幫扶號召,陜煤集團認真履行榆林合力團團長單位職責,投資2億元牽頭組建了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設置了5億元的榆林產業發展基金,創造了“市級組建開發平臺+縣級實施產業項目”的脫貧攻堅模式,帶領榆林合力團10家單位共計簽約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個,投資超過13.6億元,其中陜煤集團簽約實施項目7個,惠及榆林地區8個貧困縣;在“兩聯一包”方面,帶領所屬16家企業單位,在所包扶的縣村累計投資2672萬元,派出駐村干部40余人,先后實施扶貧項目70余個,并在漢陰設立了全省第一個國定貧困縣縣級證券營業部,同時設立了5000萬元漢陰產業扶貧基金,打造連片精準扶貧產業鏈,通過國有企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扶持產業項目做大做強,帶動貧困農戶增產增收,實現貧困家庭收益受益。
8 、陜鋼集團扭轉連虧局面 三大主業歷史性全面盈利
2017年,陜煤集團旗下的陜鋼集團共生產粗鋼1000萬噸,同比增長37%。實現利潤18億元,同比增盈27.67億元,一舉扭轉了連續6年的虧損局面,創造了生產經營歷史最好水平。在鋼鐵行業去產能背景下,陜鋼集團按照陜煤集團統一部署,積極主動作為,在淘汰60萬噸的落后煉鐵產能的基礎上,通過深入推進資金、營銷、采購、物流統管經營體制改革,切實強化生產組織和運營管控,推進江海鐵聯運和東進南擴營銷戰略,精簡機構和人員,妥善安置富余職工8026人,使集團鋼鐵主業人均年產鋼量達到了800噸,優于行業平均水平,企業也由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B(競爭力較強)級晉升為B+(競爭力優強),為鋼鐵產業的重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至此,占集團整個資產80%以上的煤炭、化工、鋼鐵等主業板塊全面盈利,企業整體效益日益凸顯。
9、“三供一業”移交進展順利 服務產業尋求新發展
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陜煤集團妥善解決移交“三供一業”中的核心問題,完成了西安、銅川、渭南、韓城等7市48戶企業169個家屬區16.7萬戶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協議簽訂工作,簽訂正式協議91份,簽訂率100%。12月8日,省國資委印發了《關于同意西安煤化實業有限公司作為“三供一業”物業管理接收單位的批復》,同意西安市國資委將西安煤化實業有限公司確定為西安地區省屬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物業管理職能承接單位,把移交變為接收,將使西安煤化實業有限公司取得終端業主資源達10.6萬戶。同時,集團服務產業積極尋求綠色健康新出路,陜煤集團和西安市總工會共同投資開發的草堂健康養老示范園項目在鄠邑區草堂鎮開工建設,與復星集團合作的“西安紅光路世界級城市旅游休閑娛樂度假標桿項目”和“華陰市華冶文旅+度假小鎮項目”也被提上日程。
10、 “陜煤思創學院”開門授課 人才興企助力發展新征程
“思想如水,創造如山”。2017年8月29日,陜西省第一個由企業興辦的復合型企業大學——陜煤思創學院正式開學授課,首期入學的學員70人。遵循“曲水流變,匯流澄鑒”的校訓,陜煤思創學院以為集團發現、培養“知行兼備、謀斷合一”的高素質管理人才為己任。為陜煤集團精心培育具有陜煤文化特質的企業家團隊和轉型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力量。與此同時,學院還將承擔起為陜煤集團高層出謀劃策,提供政策戰略導向與管理咨詢的重任,成為陜煤集團決策的“智囊團”和“策源地”,成為具有雙重功能的復合型企業大學。與此同時,發揮人力資源信息化平臺作用,建立集團公司內外部人才專家數據庫,實現人才資源共享,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17年,集團1人入選“2018年度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入選為陜西省第二批“三秦學者”。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陜煤集團將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繪制的宏偉藍圖,認真加強黨建工作,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完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拓展對外貿易,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投資2000億元,實現收入4000億元,各產業綜合年轉化煤炭1億噸以上,經濟總量翻番,打造主業突出,新經濟特色鮮明的現代能源企業,為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更大的“陜煤力量”。(來源:陜煤集團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