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煤集團:選準方向 產業扶貧走新路
選準方向,產業扶貧走新路
——陜煤集團榆林扶貧紀實
10月11日,深秋的陜北,藍格盈盈的天、綠格盈盈的水、金燦燦的樹葉,正是榆林子洲縣黃芪豐收的季節。在子洲縣馬蹄溝鎮水澆灣村陜西天芪生物科技公司,在這個由具有60年歷史的廢舊老糧庫改造的黃芪收購點和倉儲基地,運送黃芪的農用車一輛接一輛。下貨、稱重、入庫,在天芪公司職工高強的張羅下,忙碌而又秩序井然。
“今年,天芪公司計劃收購部分黃芪進行儲備,用于產品開發和前期市場營銷推廣,還有一部分依托北京醫藥大學和中藥協會用于產品性能研發。”天芪公司總工程師祁春雷介紹。
精準把脈挖窮根,三位一體定良方
陜西省創新“3+X”幫扶體系,發揮國有企業管理、資金優勢,去年5月份,組建9個國企合力團,其中省國資委助力脫貧攻堅第六合力團為榆林合力團。陜煤集團是榆林合力團團長單位,帶領9家駐陜央企、省屬企業,負責通過產業扶貧助力榆林市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在陜煤集團召開的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說:對陜煤來說,三大攻堅戰既是發展的責任,也是國企的擔當。打贏助力脫貧攻堅戰,要本著扶貧公心,通過“巧干”,將企業產業優勢和貧困地區實際匹配起來,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產生相互作用,發揮更大合力。
榆林市位處陜西省最北部,該市北部能源化工資源優勢突出,擬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南部縣區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多為涉農、靠農縣區。榆林共8個國定貧困縣,包括南部六縣子洲、米脂、綏德、清澗、吳堡、佳縣,西部兩縣定邊、橫山。
陜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嚴廣勞,多次談到:扎實開展扶貧工作,要既謀劃長遠,又關注當下,盡好陜煤應有的責任擔當和社會擔當。
從榆林合力團的多次調研中顯示,總體來看,貧困人口發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農業人口比重大,且多數地處呂梁山區,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仍然占主導地位,農副產品加工仍處于初級階段,縣域經濟基礎薄弱,但農產品品質相對較好;城鎮化率相對較低,缺乏工業經濟支撐和龍頭企業帶動,地方財政收入水平較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不高,人才流失嚴重。
把準了脈,找到了致貧的癥結,如何對癥下藥,治窮根成了首要問題。“如何使陜北地區農業產業形成規模,向著大健康、大農業發展,向著新型現代化農業發展,是實現陜北地區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拔除窮根的最佳出路,產業扶貧則是脫貧攻堅的根本舉措。”陜煤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尤西蒂分析。
在充分調研和摸索中,最終形成了“市級開發平臺+縣區扶貧項目+產業發展基金”的三位一體扶貧工作模式。
產業先行,勾畫扶貧藍圖
2017年,由陜煤集團注資2億元、陜西秦風氣體注資500萬元聯合發起,成立了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當年10月17日,正值全國第四個扶貧日,榆林合力團助力脫貧攻堅產業扶貧項目集中簽約投運暨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頒證揭牌儀式在榆林舉行,標志著市級開發平臺正式搭建起來。該公司采取開放管理形式,集中發力扶貧工作,為榆林市8個貧困縣區尋求脫貧致富的出路。
“不知不覺,我們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一周歲了,看著一個個產業扶貧項目的逐漸落地,回想一年來的點點滴滴,很是欣慰。”10月17日,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職工劉萍介紹。
陜煤集團總經理助理、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董事長范京道說,近年來,清澗、吳堡、佳縣、延川等黃河沿岸一帶紅棗產業困境重重,受市場沖擊嚴重,加之秋淋裂果,賣相差,導致紅棗產業收益差,棗農積極性降低,大量棗園“撂荒”。陜北地區紅棗種植面積大,涉及棗農多,達200余萬畝,僅清澗種植面積就達90萬畝,涉及棗農達10萬余人。
針對這一情況,陜煤集團結合陜北紅棗品相差、個頭小,但氨基酸含量更高、營養價值更豐富的特點,選擇了紅棗深加工的路子。由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和榆林市清澗縣政府于2018年4月17日合資成立了清澗北國棗業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3.4億元,這是陜煤集團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在陜北的第一個項目。項目占地180余畝,一期計劃建設四條紅棗深加工生產線,設計建設工程包括紅棗干燥車間、醬餡料車間、烘焙車間、原料庫、成品庫、冷庫及縮池等,開發復方紅棗濃縮汁飲品、紅棗發酵飲品、紅棗元素伴手禮等消費者體驗更好的終端消費產品。
“紅格生生的棗兒掛在樹梢稍上,水格靈靈的棗妹妹把棗捧上……”嘹亮的陜北民歌飄蕩在黃土高坡,一道道溝一道道梁上到處長滿了紅彤彤的大紅棗。“眼看著這廠房一天一個樣,我們村民都盼著廠子趕緊建成,棗園也不用‘撂荒’了。”清澗棗農劉家村白星星介紹,清澗北國棗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紅棗深加工項目眼看就要落成了。
據介紹,該項目今年12月主體廠房將建成,設備已進入招標采購階段,一座現代化的棗業深加工廠房正在拔地而起。建成后,預計年產值約6億元,紅棗將變身“金疙瘩”,陜北紅棗產業劣勢將扭轉為發展優勢。
與此同行,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在多次考察調研和向國內權威專家咨詢和學習后,還結合子洲當地中藥材產業發展優勢,在國家衛健委的幫扶下,和子洲縣政府合資成立陜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9月12日,項目在榆林市子洲縣舉行了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走中藥材深加工路子,計劃將采取“政府+農戶+公司+銀行”的模式引導農民標準化種植,建設黃芪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1萬畝。項目一期將建設一條年產5000噸高品質黃芪藥材生產線,一條年產黃芪多糖300噸、黃芪甲苷200噸的生產線,一條黃芪大健康食品生產線,達產后預估年產值約3億元。目前,除了進行收購,天芪公司產品策劃、產品包裝已經初具雛形,工程環評工作、各項開工手續正在快馬加鞭進行,計劃將于2019年十月建成,年底投產,建成后,將有4000余戶貧困戶通過種植黃芪受益。
陜北地區小米、綠豆、紅豆、土豆等雜糧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整個陜北地區的主打產品,種植面積龐大,幾乎涉及了整個陜北地區的農民,其他如橫山、定邊一帶山羊、牛等畜牧業都是涉農較多,特別是涉及貧困戶較多的產業。欣喜的是,這些傳統行業中已經涌現出一些當地龍頭企業,帶動了部分集體經濟發展,其帶貧作用值得推廣借鑒,但因管理欠缺、資金短缺等因素,企業一直處在作坊式管理或者小規模階段。陜煤集團在深入調研、分析后,積極發揮資金優勢,設立了規模為5億元的陜煤合力扶貧產業基金,按照“一縣一業一龍頭”思路,實施“企業+基金+政府+龍頭企業+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方式,支持各縣區落實“三變”改革,帶動當地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現已完成對米脂小米產業的幫扶,并授權該企業為“陜煤集團產業扶貧生產加工基地”。
打造農產品“科技芯”, 讓產業更具生命力
一年多的時間,陜煤集團依托“市級開發平臺+縣區扶貧項目+產業發展基金”的三位一體的扶貧工作模式,共投資建設了7個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基金支持,已經帶動貧困人口1000余人,貧困戶500余戶。到2019年,隨著項目的建成和投產,預計有10余萬相關產業的農民將從中受益。
如何讓當地致富不返貧,增強當地自我發展能力?讓產業更具長久生存生命力?對陜煤集團在榆林的產業扶貧來說,無疑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
榆林合力產業扶貧開發公司總經理李勇介紹,產業扶貧就是要通過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受益,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獲益,達到雙贏。
對于從事煤炭行業的陜煤集團來說,欠缺食品、藥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專業人員和行業渠道,但是陜煤集團堅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個理念,聘請了國內資深種植專家、生產工藝專家,聯合國內最好設計院,研究院,產品策劃團隊,并與相關領域最強企業合作,實現借船出海。目前,天芪公司與國家衛健委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同仁堂、麗珠集團達成了合作意向;北國棗業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在使產業迅速融入行業的同時,堅持“高層次謀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高效益回報”,為每個項目尋找一流的設計單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建立上下游聯動合作模式,保證新型產業的生命力。同時,與各貧困縣政府深入合作、交流,形成高端化轉型、大企業帶動、市場化運作、園區化承載、產業化推進發展模式,確保實現真扶貧、扶真貧。
產業富有生命力的關鍵就是要為產品打造“科技芯”。做產業扶貧,除了要改變原有粗放式管理模式,陜煤集團還將實現管理規范化、研發科學化、倉儲智能化、生產現代化,并借助大數據、互聯網和自媒體等多種營銷手段,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新穎的大健康產品,最終實現從供給側提升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目的。
目前,通過實施各農業產業項目,陜煤集團充分調動了當地農民的積極性,廣泛的宣傳效應,讓棗農對銷售渠道放心、對銷售價格放心,有效促進了一大批農民返鄉養護,減少了棗園“撂荒”;而黃芪種植已經由子洲縣擴展到榆林市全域種植。針對紅棗銹病、裂棗、品種改良,黃芪選種、育種、科學倉儲等技術難題,計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種植指導,來加大相關產業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伴隨著國家扶持、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陜煤集團通過“用制藥的標準做食品”的理念,從源頭控制產品質量,著力打造食品、藥材領域“百年老店”。通過提升地域品牌,助推地方產業蓬勃發展,引領陜北地區農業發展導向,帶動貧困戶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