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 陜煤集團:壓減“小企業” 盤活大資產
陜西日報 2019年4月17日 9版
陜煤集團:壓減“小企業” 盤活大資產
本報記者 郭軍 通訊員 梅方義
2018年5月,陜西省煤炭運銷集團渭南市運銷有限公司因資不抵債、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正式宣告破產。在陜煤運銷集團改革的7個“小企業”中,渭南運銷公司是依法破產的代表。
從2017年8月開始,陜煤集團權屬企業陜煤運銷集團大刀闊斧對所屬的停產歇業、連年虧損、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等類“小企業”,通過解散清算、破產清算、股權轉讓等方式進行清理處置。
2018年12月13日,陜煤運銷集團納入“小企業”改革范圍的最后一個股權轉讓項目落地,至此陜煤運銷集團完成全部“小企業”改革,通過改革回收資金約1.7億元,消滅了虧損源。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陜煤集團早期曾經經歷擴張式發展階段,企業快速成長的同時“小企業”大量產生。這里說的“小企業”,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規模小,其主要特點是市場主體地位缺失、依附性強、無發展前景。這些“小企業”還長期占用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大量社會資源,是制約陜煤集團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2年,煤炭、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遭遇斷崖式下行,讓該集團認識到推進“小企業”改革、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已經迫在眉睫。
自2016年8月開展“小企業”改革專項工作以來,從初期的重點清理空殼公司、長期歇業公司、扭虧無望公司,延伸到現在的處置“僵尸企業”;從初期產業鏈末梢拓展到現在的三級、四級企業,陜煤集團把6大類共110個企業納入改革范圍,占企業總數的21%。“集團的‘小企業’改革謀劃早、動作快,整體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省國資委專項考核中取得了單項第一的好成績。”負責該項工作的陜煤集團企業管理部相關人員說。
過去,陜煤集團下屬的陜西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化公司)分層過多、分工過細,內部信息傳遞遲緩,對迅速變化的市場不能作出及時反應;部門之間分割管理,審批、協調環節過多,效率低下。陜化公司下屬的塑業公司2014年虧損350萬元,拖欠45家單位賬款,負債金額高達1000萬元,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陜化公司企業管理處處長袁延文在回憶當時企業的境況時表示,改革關乎塑業公司生死存亡。
陜化公司以塑業公司為“小企業”改革試點,把塑業公司原來11個部門整合為2個部門,推行干部重新競聘上崗,采取科學定員、并崗增責、轉崗分流等措施,管理人員由26人精減為7人,職工從177人精減為138人。2015年年底,塑業公司包裝袋產量較上年增長24%,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包裝袋產量同比增長43%,利潤比上年增長36倍。2017年,包裝袋產量較2014年翻了一番,實現了產能跨越式發展。如今,塑業公司效益連年增長。
陜化公司管理層級從原來的四級變為三級,降低了管理費用。“陜化公司現在的管理人員只占職工總人數的6%,管理費用減少300萬元。”袁延文說,“2018年,陜化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在推進“小企業”改革的同時,陜煤集團壓減總部機關,將職能部門由17個減少到13個,人員減少30%,與此同時,對所屬各單位機關重新進行了定編定員,部門設置壓縮10%以上,人員編制減少23%。
2018年陜煤集團在集團機關與陜南投資公司機關合并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將陜北礦業公司機關與神南公司機關進行合并,將富余人員充實到生產一線;通過盤活閑置土地、辦公場所、棚改房、庫存物資、關閉礦井資產以及陳欠貨款回收等措施,連續3年盤活存量資產均超過100億元。
數據顯示,3年來,陜煤集團經濟規模從2015年的190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806億元,累計實現利潤270億元以上,盤活資產556億元,實施市場化債轉股454億元,降低整體負債率近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