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自主研發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背后的“螺絲釘”(四)
編者按:8月2日,公司自主研發世界首臺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出廠評議會暨發布會召開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每一次輝煌,都書寫著奮斗者的足跡,每一個數字,都激蕩著最美的聲音。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優秀的人,他們用思索和實干、熱情和責任點燃夢想。他們用默默付出和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為了更好地展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精益求精、默默奉獻的西煤機人風采,我們推出“世界首臺自主研發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背后的“螺絲釘“系列宣傳報道,旨在發揮先進典型和模范榜樣作用,推動西煤機高質量發展。
大件組的“匠心情懷”
——記工藝研究所大件組
創新的時代,伴隨著科技的迅猛進步,西煤機迎來歷史性時刻,8月2日伴隨著“世界首臺自主研發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出廠評議會暨發布會”的勝利召開而迸發出萬丈火光,照亮了西煤機的前進之路。然而,成功的背后總離不開默默的付出者,有這樣一個隊伍,他們默默耕耘,辛勤付出,那就是——工藝研究所大件組。
屈嬋嬋,“大件組”技術帶頭人,負責大件工藝的總體工作。大件殼體是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的骨架,其加工質量直接決定該機型的整機質量。設計伊始,她就忙碌于方案討論、圖紙會簽、確定工藝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多次參與設計方案討論會,主持圖紙會簽及工藝方案確定等工作。期間,對設計方案提出諸多建議和意見,提升了整機設計的工藝性;圖紙會簽中,從整體結構到關鍵尺寸,小到一個螺孔位置、圓角尺寸,都深思熟慮,嚴格把關,充分考慮加工的可行性和難度系數,在確保加工高質量的前提下,極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工藝方案的確定工作中,她帶領“大件組”成員深入一線,積極溝通,發揮作用,確保了工藝流程的科學性和工序銜接的準確性。
趙志芳,“大件組”業務主管,負責日常具體業務。“8米8項目”期間,他協調各方,在做好日常事務的基礎上,完成了以搖臂殼體為主要代表的工藝編制,并負責了所有所需刀具的設計、交流和整理、跟蹤驗證工作。搖臂殼體的加工是該項目的最大難點和重點,針對其前所未有的高、大等結構特點,他發揮個人技術水平,充分考慮現有加工設備優勢及局限性,測量、核實加工車間機床實際空間尺寸、行程尺寸及機床參數,考察外協設備,制定了幾種不同的加工方案,從基準選擇到重復找正基準等方面下功夫,既保證了加工質量又完善了工序銜接。刀具整理階段,他多次與刀具廠家進行技術交流,制定刀具設計方案,驗證可行性,為該項目的完成提供了硬件保證。
王晟東,負責了該項目牽引部殼體的工藝編制工作。重,是該殼體的代名詞,20多噸的重量考驗的是設備,更是工藝設計的科學性。針對旋轉工作臺承重隨工件重心的偏移而急劇下降的特性,他積極查閱資料,溝通設備廠家,從而準確制定了該殼體的裝夾方案及工藝過程,既保證了加工質量,又保護了設備的完好性,并對今后超重殼體的加工提供了依據。
馮宏偉、劉磊,主要完成了該項目電控、行走及其他機構的工藝編制,同時負責工裝、輔具的設計工作。期間,他們開拓思維,認真查閱相關資料,為殼體的設計及加工提出了多項改進建議,很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為了保證工裝、輔具能在各零部件加工需要前完工,他們加班加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設計資料并下發投產,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
夜以繼日,是“大件組”今年的真實工作寫照。從方案討論、確定到加工過程,直至最終完工,無不歷盡艱辛。殼體粗加工、半精加工中,他們輾轉多個省市,常駐外協廠家,全程跟蹤指導。廠內精加工中,24小時不間斷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加工中遇到的技術、質量問題,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加工任務。
一直以來,“大件組”都秉承“大而精、精而細”的工作精神,開拓創新,不畏艱辛,以最優的工藝設計為目標,以打造高質量產品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把采煤機打造成國內領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礦采掘裝備“國之重器”而不懈奮斗。(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