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煤炭裝備制造變革中的“西煤機實踐”
刊登于2020年2月17日中國能源報煤炭.市場版
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緊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戰略機遇,在煤炭裝備制造發展變革大潮中,率先開啟煤炭高端裝備升級發展的探索實踐,集中力量研發高端智能化新產品,走出了一條富有西煤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實踐之路。
抉擇,櫛風沐雨探索路
回溯2016年,國產煤機裝備尚處跟跑狀態。彼時,國外廠家為規避風險,接到訂單后才組織生產,交貨期長達十幾個月。為不影響生產,煤礦只能多備配件、超前儲備,稍有不慎就成了“死庫存”。對于進口設備的依賴,一度限制了煤礦的自身發展。
由于缺少理論指導,又鮮有可借鑒的經驗,西煤機從進口采煤機大修和本土化研究工作入手,展開進口采煤機市場調研和技術資料儲備,通過對神東、平朔等煤礦現場考察,對標進口機型采煤機關鍵技術及材料,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性技術突破和前瞻性技術研發,一步步探索高端智造之路。
2016年9月,西煤機迎來“神東集團6.3米升級7米采煤機項目”,負責整機改造及搖臂、牽引部、破碎機構、行走箱等零部件的設計制造。成立的攻關小組,深入展開產品技術、工藝和電氣技術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對制約產品質量、性能的關鍵工藝和技術攻關,有效解決制約生產技術瓶頸。
2017年4月1日,項目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并投產,西煤機高端智能制造的序幕也由此拉開——從研發制造到投入使用,西煤機高端智能制造初露崢嶸。
一個69年的國有煤機制造企業,該往哪個方向發展走?西煤機的回答是“向煤炭裝備高端智能化進軍,建設高質量的煤機服務經濟實體,全力將采煤機打造成國內領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礦采掘裝備‘國之重器’。
篤行,攻堅克難創新路
在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是市場競爭力。而核心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
“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西安重裝集團董事長李德鎖表示,通過體制機制的全面革新,公司制定了一套管控有度、激勵有效的機制,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聚才的良好環境。
為了讓研發人員更“接地氣”,《研發工藝技術人員下基層鍛煉實施辦法》適時出臺,鼓勵研發工藝技術人員“帶著問題去,帶著方案回”,帶項目帶課題深入現場研究。
這不僅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形式的變革,也是迅速集結一支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人才隊伍舉措的有效實施。
借此力量,西煤機公司又與神東公司深度合作了“國產首臺套8米大采高”采煤機項目。2018年4月1日,“國產首臺套8米大采高”采煤機開始在神東公司補連塔礦12512工作面進行試采,該設備以其良好的性能滿足礦方此工作面130萬噸/月要求。項目一舉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涉及西煤機知識產權32件。
奮起,步履堅實發展路
厚積才能薄發。2019年1月,西煤機公司與國內外知名煤機生產制造企業匯集國家能源集團“同臺競技”,成功打破國外壟斷“魔咒”,斬獲該集團8.8米采煤機項目。
8月2日,西煤機公司自主研發世界首臺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順利通過專家出廠評議。成為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公司使用的第一臺全國產化研發制造的高端采煤機。
9月22日-12月22日,8.8米采煤機在神東上灣煤礦12402綜采工作面進行工業性試驗。三個月工業試驗期內,工作面累計推進934米,平均采高8.6米,累計過煤319萬噸,累計行走392公里。
“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煤炭裝備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力度,重點開展高端進口采煤機替代技術研究,自動化、智能化快速掘進技術研究等,就是要在傳統主導產品技術升級、薄煤層智能開采技術裝備等方面實現突破,推動煤炭裝備制造發展。”西煤機公司董事長楊會武篤定地說。
沙場百戰袍未解,征途萬里再啟程。西煤機公司立志打造煤炭裝備制造業的民族品牌,正在煤炭高端智能裝備制造事業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不斷為煤炭裝備行業發展貢獻著“西煤機力量”。(息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