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創新工作室“不簡單”
走進機加一車間的數控鏜銑勞模創新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滿滿一墻的榮譽,各種各樣的加工零部件和加工模型整齊有序的擺放在四周。這個是廢舊刀具再利用將廢舊T型槽刀進行車削及手工刃磨后安裝在M3錐柄上制作成φ56×22.5的專用槽銑刀,用它加工泄油槽完成一個用時不到2分鐘,效率提高10倍以上,而且刀具磨損極小;這個是一種加工導向滑靴的通用方法展示,目前正在申報專利;這個是基于JDSoft_ArtForm對采煤機模型的制作,“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對,這正是咱們8.8米超高大采煤機的模型......該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何亞軍興致勃勃的一一介紹著。
創新就應該“接地氣”
該創新工作室以陜西省勞模、三秦工匠何亞軍命名,現有人員11名,工程技術人員2名,工人技師9名。工作室成員大多出自生產一線的班組,平均年齡不到38歲。參加工作時間最短的也有5年,用何亞軍的話來說就是“干我們這行的沒有個三年五載的摸爬滾打是出不來的。”要做好數控鏜銑工作,不僅僅靠的是電腦操作和程序編寫,更重要的是保持對生產加工的熱情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不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只要一到機加一的車間,就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在師傅何亞軍心中,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技術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的干好手頭的各種“活路”。搞不了什么高、精、尖的大事情,能做的就是在普普通通的工作中,探索解決生產加工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
采煤機電控箱大型防爆蓋板加工是機加一車間的常規工作,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人工找正、壓活、裝夾。在實際加工過程中需要多次躥螺絲,數控鏜銑車間的加工都為精加工,誤差必須控制在0.02mm左右。一旦出現躥螺絲或與刀具行走路徑發生沖突,就需要重新人工找正、壓活、對刀位,然后再根據找正位置重新編程,不但浪費大量時間,加工質量也難以保證。工作室成員在何亞軍的帶領下,經過多次反復實驗,發明了一種多功能快速裝夾隔爆蓋板工裝,并在工裝內設有專業的防顫、減震設計。有了該工裝,只需一次裝夾找正工裝,可一次性加工完所有的加工部位,平均每件節省輔助時間2h,且此工裝可使用與多種規格電控箱防爆蓋板工件的加工,加工質量大幅提高,有效減少了加工輔助時間,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2019年7月,該項發明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創新就應該“終于實踐”
在何亞軍創新工作室有著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誰對誰錯,試試再說話”。當工作室成員因為一些加工方面的問題產生不同見解的時候,他們會把每一種解決思路都齊齊的試一遍,哪一種最合適就用哪一種。何亞軍的徒弟栗文岳說道,“我們干的是實打實的加工活兒,方案好不好,一試就知道”。
機加一車間的加工工作一般是基于工藝研究所提供的加工工藝來進行加工的。在加工1660型采煤機的N561(2)01牽引部殼體拉缸的時候,按照工藝部門給的電腦加工程序步驟多達10000多條。在這10000多條的程序中,中途一旦出現刀具磨損、打刀的現象,就需要更換刀具,也就意味著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會前功盡棄,一切歸零,重頭再來。這樣一來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是延誤交貨期限。這可急壞了工作室的成員,憑著豐富的加工經驗,大膽嘗試,將原本10000條的電腦程序改成了手工編程程序,只需要簡單的十幾步手工循環操作。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即便中途出現刀具磨損,只需要重新完成十幾步,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創新就應該“發光發熱”
在集團公司打響復工復產“第一槍”的時候,工作室全體成員就吹響了集結號,主動請纓,加入到西煤機第一批復工復產的行列中。為了把疫情期間落下的工期和任務趕回來,工作室成員經常一干就是一個通宵。順利的完成了土耳其出口、俄羅斯出口、陜煤曹家灘采煤機等重點加工任務,且產品一次交驗合格率均達到了99.9%。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何亞軍創新工作室通過堅實的團隊力量,豐富的加工經驗,為企業創造了價值和效益,也帶動了一批一線職工加入到學本領、提技能的行列。何亞軍說“一個人的創新不叫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能帶動身邊的一批人加入到創新這個大家庭中那才是真正的創新”。近年來,何亞軍創新工作室在師徒傳技、技藝傳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共計培養高級技師、技師、工程師等高技術技能人才30余人,其中行業技術能手1人,高級技師1人。工作室申報專利11項、各類科技成果80余項,每年可為企業節約資金120余萬元。
(黃軍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