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書寫陜煤逐夢世界一流的新篇章——陜煤集團“十三五”發展回眸
書寫陜煤逐夢世界一流的新篇章
——陜煤集團“十三五”發展回眸
文/梅方義汪琳
導語:
“十三五”期間,陜煤集團按照“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的發展戰略,在產業優化、產融結合、體制改革、管理高效等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了深度轉型蛻變。
“十三五”期間,是陜煤集團實現“量轉質”深刻轉型蛻變的過程。陜煤集團按照“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的發展戰略,以黨建為引領,以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去雜歸核、蛻變轉型、消腫瘦身”為主線,著力在產業優化、產融結合、體制改革、管理高效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時期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激蕩起開拓進取的鏗鏘足音。
這五年來,陜煤集團捷報頻傳、屢創佳績。從2015年到2019年,陜煤集團資產總額從4371億元增長到5400億元,營業收入從1909.73億元增長到3025億元,利潤從0.53億元增長到155億元,從2015年開始,以驕人業績連續6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2020年位列第273位。2020年1~8月,陜煤集團煤炭、化工、鋼鐵等產品產量全部實現逆勢增長,累計實現收入2070.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85%;在煤價同比下降超過15%的背景下,累計實現利潤102.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6億元。盡管深受疫情影響,陜煤集團經濟規模增長在陜西省屬工業企業中的“主力軍”作用更加凸現,“壓艙石”的分量更重。
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改革是脫困的牛鼻子,也是發展的牛鼻子。”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表示。
從2014年開始,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陜煤集團關掉了老礦區資源枯竭、安全環保指標差、競爭力弱的8對礦井,同時緩建停建了4處礦井。同時,緊抓國家去產能政策機遇,將原計劃三年關閉的18處礦井在2016年一年內關閉到位,退出產能1815萬噸,占全省的62%。充分利用國家去產能和“存去掛鉤”置換政策,核準了6個優勢煤礦項目,增加優質產能近6000萬噸,全集團優質煤炭產能占比超過了95%。鋼鐵板塊通過“四統一”管理,實施市場化選人用人、市場化薪酬改革、生產線“填平補齊”、60萬噸煉鐵產能退出等舉措,賦予了陜鋼新的發展活力。2017年,陜鋼集團盈利18.6億元,一舉扭轉了持續6年的虧損局面。2018年,企業綜合競爭力評價由B+上升為A級, 2019年鋼產量1248萬噸,營業收入660億元,利潤19億元,綜合實力躍升西北鋼鐵領域第一。
“十三五”以來,按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改革方向,陜煤集團以“集團公司—產業板塊—廠礦實體”三級架構為目標,開展了“歸位總部、做實板塊、精簡層級、放活實體”的改革工作。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將煤炭、化工、電力、鐵路等企業分別整合到板塊公司,發揮專業化管理優勢。通過開展小企業改革、清理無效資產,壓縮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能。2016年以來,累計盤活閑置資產300億元,采取股權劃轉、重組整合等做法,減少企業戶數91戶。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完成15.4萬戶的“三供一業”移交,市政設施、社區管理、教育醫療機構完成分類處置。通過推進六項改革試點、“一企一策”和員工持股試點,探索體制機制和資本融合創新方式。2017年8月22日,陜西首個混合所有制暨員工持股改革試點企業在陜煤新型能源公司正式誕生。目前,陜煤集團的混改比例已經達到了50.5%,引入非公資本400多億元,在省屬企業推進混改工作中居于前位。
目前,《陜煤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已獲陜西省國資委正式批復,集團層面重點轉向構建企業價值觀、培育重點業務、培養人才、制定發展戰略等宏觀工作。
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的增長極
智慧化建設領跑者——榆北煤業公司是陜煤集團“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礦區生產管理實現了“透明+智能”化。
在榆北煤業小保當公司調度指揮中心,當工作人員按下綜采三機、泵站一鍵啟動按鈕時,綜采工作面設備運轉圖像清晰可見,割煤機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根據采場大數據指令和工作面三維地質建模自主割煤,一塊煤經過6000米的運輸距離從工作面運上地面不超過5分鐘,一個工作面平均日產量可達4萬噸。
近年來,陜煤集團矢志科技創新,緊跟技術前沿,大力提升各產業板塊科技實力。
在煤炭板塊,被譽為“第三次煤礦開采技術革命”的無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試驗研究項目在陜北礦業公司取得成功。早在2014年,陜煤黃陵一號煤礦就建成了智能化開采工作面,成為全國第一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今年底,陜煤集團將累計建成36個智能化工作面,占總產能的85%,到2021年,集團所有采煤工作面全部實現智能化。“三網一平臺”建設全面推進,小保當一號、小莊煤礦5G井下應用已通過陜西省工信廳立項評審。9月6日,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自主研發的首套智能快速掘進機器人系統已在小保當煤礦井下聯合試運轉。煤炭運銷“智慧運銷”和“智慧零售”項目也開啟同步建設步伐。
在化工產業板塊,在推動企業環保、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質高效運行的基礎上,研發了“煤氣熱載體分段多層熱解成套工業化技術(SM-GF)”“大型工業化低階粉煤回轉熱解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自有創新技術,推動了煤炭清潔高效分質綜合利用。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的煤化工項目——榆林化學公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該項目將把陜煤集團自主研發的煤炭分質利用技術和日本三菱化學、高化學等企業的高端化工技術集成起來,通過園區優質的發展環境和低成本、大批量的基礎材料,吸引高端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入園,最終實現煤炭資源與紡織服裝、建筑裝飾、汽車材料、航天航空材料等高端制造產業的銜接。
此外,化工、電力、鋼鐵等智能化工廠建設正在全面推進,在建數字化車間 5個,智能工廠建設項目70個。
“十三五”期間,陜煤集團堅定不移地走好科技創新路子,新材料、新能源等自有技術走出了實驗室,正在邁向產業化。自主研發成果的中試生產線已建成15條,完成調試轉入生產2條。封孔材料、精細化學品苯甲醚、納米流體能量吸收材料、超級活性炭、石墨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轉化已經在各自領域進入并跑、領跑階段,為陜煤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在煤炭開采、煤炭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等領域,建成了10個國家科研平臺、19個省級科研平臺,構建了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科研平臺集群。先后成立上海和深圳技術研究院,加快在北京組建一個研究院,最終與西安技術研究院形成協同創新格局。
強化科技創新投入。2017年陜煤集團成立了100億元的轉型創新基金,對內支持集團已有的新技術產業轉化,對外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培育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支撐點和增長極。
物流布局支撐陜煤多元板塊高質量發展
7月7日,陜煤集團與江西省能源局、江西省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能源戰略合作關系。這是陜煤集團繼陜渝合作之后的又一跨省能源戰略合作。
2016年12月9日,重慶市經信委和陜煤集團達成了“產能置換+煤炭保供+常態儲煤+物流貿易”的合作共識,為陜煤集團先后提供了1926萬噸關閉煤礦產能指標。陜煤集團則在重慶市設立了煤炭儲運基地,建立了常態儲備機制,積極履行合作協議,入渝煤炭從2016年的160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1081.1萬噸,提前13個月實現了陜渝能源合作5年戰略目標。陜渝能源戰略合作被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作為樣板在全國推廣。
“十三五”期間,陜煤集團主動融入國家和陜西經濟發展大戰略、大格局,依靠鐵路線組成主要骨架,已建成投運靖神鐵路、紅檸鐵路、榆橫鐵路,擬建設馮紅鐵路、錦清鐵路、神大物流3條鐵路線,加上關中老礦區鐵路12條專用線,集團的鐵路專用線達到1000公里以上,構建達海通江連運河運輸網絡體系。其中,陜煤鐵路物流板塊投資190億元建設的244km靖神鐵路,是北煤南運戰略運輸通道浩吉鐵路重要集運線。浩吉鐵路自開通至今,陜煤輸送的資源量占到浩吉鐵路總運量的93.4%。下設擁有2000輛自備列專業化自備列公司,實現了大客戶點對點運輸服務。以物流節點為區域中心,服務陜煤多元產業板塊,加快鐵路、公路、港口等物流項目建設,聯通遍布陜西、華中、華東、西南等地區的煤炭儲備基地,構建了較完備的物流服務網絡。同時,陜煤集團主導定期發布陜西、重慶、湖北動力煤價格指數。隨著西南區域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浩吉鐵路及江陵港的建成,“中部看陜煤”的新格局將逐步形成,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儲備作出更大貢獻。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陜北的優質煤炭通過浩吉鐵路運達兩湖一江,實現朝發夕至。據悉,今年1~8月,陜煤集團煤炭生產、銷售及鐵路運輸企業精心組織、克服困難,供應湖北煤炭472萬噸,同比增長12.9%,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能源支撐。
筑牢根魂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近年來,陜煤集團堅持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融合發展新體系,讓黨建工作保持更強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在決策層面深度融合。強化頂層設計,積極推動二、三級子公司落實黨建進章程,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領導作用。修訂《黨委會議事規則》,制定出臺《黨委會會議管理辦法》《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從前置邊界、決策程序、標準和操作等方面厘清黨委會職責,形成了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嚴格執行黨委會前置程序。
在機制層面深度融合。全面落實“交叉任職、雙向進入”,結合企業實際積極探索黨委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的落實機制,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政治能力。
在落實層面深度融合。按照黨建之中有業務、黨建成效體現在經營業績之中的思路,從考核上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發展。扎實開展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述廉評議考核,通過書記述職述廉、現場點評測評、會后整改落實、跟蹤問效,形成閉環流程。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以落實“三項機制”為總綱,持續規范干部日常管理,嚴格干部考核工作,不斷深化干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對領導人員實施綜合考評,在企業內部形成選任領導人員的保障機制和鮮明導向。
積極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2017年,集團開辦企業大學,以陜煤思創學院為平臺,打通發現、培育和使用中高級管理人才新通道,培養復合型企業家隊伍,已開辦5期共培養279人。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萬人計劃”,從2018年到2022年,采取校園招聘和社會化選聘的方式招錄1萬人,為集團未來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奮輯揚帆逐夢世界一流
“每一次危機都是一場大考,既是對危機處理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機遇把握能力、定力和遠見的檢驗。”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在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說。
今年,面對疫情,陜煤集團遞進式部署整體工作,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50條措施到降成本40億元目標任務分解,奮力實現全年“收入3400億,利潤168億”的既定目標,在加快高質量發展中,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推進改革創新、推進結構優化升級,實現企業重塑和再造。
“十四五”時期,是陜煤集團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五年,也是集團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一流企業最為關鍵的五年。陜煤集團將落實新發展理念,正確分析“十三五”以來的發展變化,準確把握“十四五”的時代背景和產業大勢,準確定位陜煤在區域經濟社會及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力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
——深化機構改革。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為契機,積極開展企業去行政化、總部去機關化專項行動,重塑總部職能,優化組織結構,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現代管理體系。
——優化產業布局。在產業鏈布局方面,突出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在堅守“以煤為基”中將煤炭、化工、鋼鐵、電力等主業做強做優做大。煤炭方面抓好榆神四期項目謀劃,提升優質產能占比,突出“四化”建設全覆蓋,實現效率、產量和質量等的全面提升。煤化工產業堅持“錯油煤化”思路,產品堅持三個方向,即石油化工難以生產的產品,煤基產品成本更低和品質更優的產品。電力產業要“關小上大,增優減劣”,加大資源的綜合利用力度。鋼鐵產業準確把握廢鋼鐵“量升價降”的長期趨勢,聚焦廢鋼資源綜合利用,推動煉鋼“長流程”向“短流程”轉換。
——推進科技創新。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方向上開枝散葉謀突破,在“能材并進,技融雙驅”中深度介入全球新的產業鏈分工,搶占獨特性和區域性優勢,打造新產業發展新動能。
——強化產融結合。在集團現有3個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今明兩年要在北京、日本、歐洲各設立1個研究院,總投入在300億元左右。目前,西安研究院已有26項自主研發的科研成果進入中試轉化環節,并分別在各自領域進入并跑甚至領跑階段,其中包括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非光氣法制聚氨酯、聚乙烯彈性體等一批突破性、革命性的先進技術。從今年到整個“十四五”,技術研究院的經濟規模將進入每年翻一番的幾何式增長階段。這些項目帶來的產值都將會是千億級的。目前已經投資包括隆基股份、贛鋒鋰業、彤程新材、青海鹽湖提鋰等10多個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左右。要通過資本投資選產業、選技術、投項目。
……
當前,陜煤集團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對陜西提出的新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繼續以爭創世界一流企業為戰略目標,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全力以赴穩增長提效益,確保完成全年奮斗目標,并滿懷信心地開啟面向“十四五”的新征程。
(作者單位: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責任編輯:龐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