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陜煤集團跨省能源合作打造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陜煤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的深度合作,陜煤入渝供煤量逐年提升。2017年,陜煤入渝供煤達514萬噸,同比增長260%;2018年,陜煤入渝供煤達849萬噸;2019年,陜煤入渝供煤達1080萬噸,提前一年完成千萬噸供應目標;2020年,陜煤入渝供煤達1136萬噸,約占重慶市燃煤發電廠全年用煤量的一半以上;2021年,陜煤入渝供煤1589萬噸,提前一年實現入渝1500萬噸目標任務……
一組組逐年攀升的供煤數據見證了陜渝合作良好成效,陜渝合作成功典范成為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跨省域戰略合作的示范樣本,全國煤炭市場“沿海看國能、中部看陜煤”的格局逐步清晰,陜煤走出了一條跨省能源合作高質量發展之路。
創新——開創能源供給側改革發展先例
2016年12月9日,經過前期的考察、調研、座談、交流、協商,重慶市經濟信息委代表重慶市政府與陜煤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陜煤集團提供了當時價值近6億元的產能置換指標,正式開啟了陜渝合作創新發展新路子。
重慶市作為我國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和國務院定位的國家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持續保持高速勢頭,能源需求旺盛,年度耗煤4000萬噸以上。隨著2016年2月《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頒布實施,重慶市關閉退出煤炭落后產能,每年自給能力僅1000多萬噸,急需穩定且經濟的省外煤炭資源供給。同期的陜煤集團優質環保煤炭產量快速增長,市場拓展任務艱巨;同時,陜煤集團因老礦井關閉退出和新項目核準,一直在全國范圍內銜接收購產能置換指標,與重慶市政府就產能置換工作保持著緊密銜接,雙方在煤炭資源供需、產能指標轉讓、煤炭市場拓展等方面達成高度和諧的合作共識。
陜渝《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開創了“煤炭保供+產能置換+常態儲煤+物流投資”的合作模式,創新了雙方發展之路。隨著合作見效,2017年9月19日,雙方再次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重慶市向陜煤集團提供了價值7億多元的產能置換指標。2019年10月,重慶市經濟信息委與陜煤集團簽訂第三個合作協議,即《新時代全面深化能源戰略合作協議》,約定了陜煤入渝近期(2022年)1500萬噸,遠期(2025年)2000萬噸的目標任務。
同時,陜煤集團在重慶市設立了煤炭儲運基地,建立了常態儲備機制,并承諾逐步遞增陜煤入渝總量,以及堅持入渝煤炭價格同時不高于長協價和市場價的“兩個不高于”原則,全力保障重慶市重點工業企業煤炭供給。為確保煤炭保供、常態儲煤可持續,陜煤在渝設立珞璜、合川、涪陵和萬盛4個儲煤基地,并與重慶市合資成立3家煤炭儲運平臺公司,圍繞物流、交易、支付等大宗商品供應鏈開展合作。
陜渝能源合作這一創新方式,受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國家部委、協會的肯定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被列為全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跨省區能源戰略合作的示范樣本,多次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創新典型,在多個場合進行推廣。
互信——引領政企合作的典范
在國家大力倡導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背景下,陜煤集團充分利用陜渝兩省市緊鄰具有先天經濟性的地緣優勢,緊抓集團發展亟需煤炭產能指標和謀求拓展西南市場戰略擴張及重慶市場煤炭緊缺的有利時機,堅持以誠相待、普惠共享,快速推進與重慶市能源戰略合作,創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領域,積極尋求發展利益最大公約數,不斷做大利益共享“蛋糕”。
通過陜渝的深度合作,陜煤集團在重慶投資儲煤基地和對渝煤炭保供及價格優惠,解決了重慶重點工業企業煤炭資源保障的難題。“與陜煤集團合作相當于重慶市用最小投資在最短時間內,在陜西建成了一座年產量1000萬噸以上的煤礦。”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陜煤入渝為重慶市帶來的不只是能源供給,還有發展信心。
陜渝能源合作6年來,陜煤集團煤炭入渝累計達到5300萬噸,占重慶電煤采購比重從2017年30%左右上升至52%,已經成為重慶外調資源的主力。6年來,陜煤集團堅持“眼前利益服從于長遠利益,經濟利益服務與誠信紅利”原則,堅定不移執行“兩個不高于”價格政策,將入渝保供當做政治任務來完成。
實行“資源、運力、服務”三優先,尤其是近兩年來的疫情保供和保暖保供,以及2021年冬和2022年開年以來的增產保供時期,陜煤集團克服資源、運力等諸多困難全力保障重慶煤炭需求,在供給緊張時段與市經信委即時啟動應急調度協調機制,實行“日監測、日調度、日通報”,提高精準發運能力,滿足了區域電煤保障。2021年,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異常緊張,為提高入渝發運量,陜煤集團創新開辟了經浩吉鐵路荊州煤港沿江入渝的新通道,鐵水聯運全力保障煤炭入渝,從根本上緩解了重慶的“燃眉之急”,為重慶市電煤保供起到了“壓艙石”和“穩價器”的積極有用。
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表示,患難之時見真情,困難之時顯實力,2021年,陜煤集團三次為重慶調增電煤,積極落實陜西發展改革委的安排,四季度為重慶點對點增加供應,有效保障了重慶市能源保證。
而陜煤集團通過合作,用重慶市提供的產能置換指標,為集團解決新增產能核準,降低成本快速釋放先進產能,鞏固和拓展市場份額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陜煤集團新增產能市場拓展和物流布局的戰略擴張創造了有利條件。陜煤先后通過產能置換指標建成小保當二號煤礦、山陽煤礦等重點項目,為陜煤擴大建強主業贏得主動,建成了陜北、榆北等一批千萬噸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集群。2021年12月7日,渝陜合作再創佳績,重慶能源投資集團“零價格”交易給陜煤集團退出產能873萬噸,折算新增產能指標524萬噸,市值1.3億元,為陜煤核增釋放產能,支持國家能源保供做出積極貢獻。
“陜煤集團與重慶的能源戰略合作,既是發揮國企責任,保障重慶煤炭長期穩定供給的需要;也是立足于集團長期戰略,拓展西南大市場,布局長江大物流的發展需要;更是落實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創新實踐。”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從多個層面解讀了雙方的合作。
效應——成就“中部看陜煤”發展格局
陜渝合作的成功效應不僅體現在“煤炭保供、產能置換”的短期效應上,更是體現在通過這種合作創新而產生的虹吸效應,陜煤集團在中南地區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成功將“陜煤入渝”的合作模式應用在“兩湖一江”地區,在全國煤炭供應框架中,鑄就“中部看陜煤”的發展新格局。
在江西,陜煤集團和江投集團合作組建了陜贛公司,陜贛公司在有序梳理江投集團內部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江西省內其他市場,以“產能置換+煤炭保供+常態儲煤+物流貿易”模式,探索創新雙方合作新舉措。2021全年陜煤累計入贛發運647.24萬噸;2022年簽訂的合同量總量為1082萬噸,其中,陜贛公司合同簽訂總量392萬噸,比2021年翻番還多。
在湖北,鄂陜雙方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上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擁有最佳的市場區位、浩吉鐵路運輸通道、深厚的合作基礎等突出優勢,雙方已經在煤炭供需、物流投資等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陜煤集團與湖北區域多家發電、化工、建材鋼冶企業等建立起了煤炭購銷合作,供應湖北省煤炭量逐漸提升,2018年入鄂資源601萬噸,2019年720萬噸,2020年700萬噸,2021年963萬噸。
陜煤集團與湖北能源集團合作的湖北煤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和地域優勢,該公司累計完成煤炭經銷量2700多萬噸。湖北煤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集煤炭物流配送、應急儲備、配煤加工、交易于一體的荊州基地,分兩期建設荊州煤港基地,建成后物流量為14000萬噸/年,碼頭吞吐量7100萬噸/年,總泊位數14個,陸域部分總占地面積約4500畝,占用岸線長度1741米,將打造成為面向鄂湘贛等華中地區市場的“內陸秦皇島”。
在物流投資方面,依托打造三個平臺,推動戰略合作達成。2016年6月,陜煤集團率先在渝設立了重慶陜煤運銷煤炭儲運公司,當年入渝銷售煤炭40萬噸。2017年6月28日,陜煤集團與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共同出資3億元,在重慶市設立了陜煤重慶港物流有限公司及重慶港陜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兩個合資公司,緊密圍繞物流、交易、支付、電商等大宗商品供應鏈要素開展全方位合作,在西南地區建設煤炭儲配供應平臺和煤炭等大宗工業品線上交易平臺。
在電力領域,2020年12月重慶市經信委、陜西省發改委、陜煤集團共同簽署了《電力合作協議》,約定陜煤集團2021-2023年每年電力入渝6億千瓦時,3年累計入渝18億千瓦時,初步實現了陜煤入渝綜合能源保障的設想,體現兩地政府在電力市場改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豐富了渝陜能源戰略合作實踐。
渝陜能源戰略合作充分發揮了合作雙方資源、市場、物流、地緣等優勢,共同形成了一個互利多贏、螺旋上升的良好生態,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合作,是貫徹落實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政策的創新實踐,具有較強示范意義。在渝陜能源戰略合作2022年一季度聯席會上,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表示,未來渝陜能源合作的良好機制要保持下去,親如兄弟的伙伴關系要鞏固下去。一方面,全力做好入渝煤炭保供;另一方面,全力拓寬合作領域,在煤炭貿易、物流投資、電力保供、煤炭洗選等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在非煤礦山、新能源、新材料、固廢等領域,主動銜接各種可能的合作機會,推動雙方合作不斷走深走實。(當地供稿 梅方義 賀飛)